第九百零七章:医圣张仲景(2 / 3)

小说:黄天之世txt下载 作者:罗小明

开始还在可控的范围之中,但是在章武元年之后(196年)却是彻底的失去了掌控了,三年的时间来,他的家族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五。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身为一名医者,眼见瘟疫流行,一身医术却无半分用处,只能是坐看破家亡族,眼睁睁的见着一个个亲近的人离开人世。

而汉庭那个时候根本无暇顾及一地的疫情,只是派遣兵丁简单的封锁了瘟疫城镇。

汉庭当时的注意力都在明庭的身上,那个时候明军陈兵十数万于交界之地虎视眈眈。

世风日下,道德败坏。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张仲景内心悲愤万分,汉庭的的腐败和无情让他放下了所有的期望。

而当时很多医生只为追名逐利,攀附权贵,根本不在乎普通小民的生死。

虽有名医之称,但不过是虚假之名,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面对新发的疾病,却是束手无策。

诸如华佗这般手持金箍铃,在各地游走救治贫民的名医少之又少。

那些所谓的名医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着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术。

他不再将希望寄托于汉庭和其他的医者身上控制瘟疫,而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

失去亲人痛苦使得张仲景埋头于书籍之中,他决心要彻底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只为治愈伤寒等瘟疫。

这数年的时间,他辞官在乡走访各地治疗疾病,研究伤寒,根据症状试验治疗方法,总结经验,开始谱写《伤寒杂病论》以及《辨伤寒》等书,他找到了一定的治疗的办法,但是还并不成熟。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时,张仲景已是历经战乱、饱经苦难、见识了无数的生死离别,见识了无数的人间惨剧。

张仲景虽出身豪强之家,但是却并非是与世家豪强的那些人是一丘之貉。

他是一名真正的医者,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医者仁心。

原本的时空之中,张仲景受汉庭征辟,作为长沙郡守。

身为郡守必须要保持威严,汉庭律法也不允许郡守进入民宅为民治病。

择定日程,在特定之时他让人张贴告示,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是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

因此长沙郡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坐堂医生这一名称的由来,正是因为张仲景。

张仲景与华佗、董奉一起被称为“建安三神医”。

但是实际上,张仲景在历史上的地位实际上是要高于华佗和董奉。

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来,被称之为名医犹如过江之鲤、被称之为神医者亦非稀有。

但是这个世间,只有一名医生被庶民百姓称之为“医圣”。

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这三不朽,张仲景确实已是全部做到。

张仲景的生平详细,许安并不知晓,鹰卫的目光也重点是放在军事和政治之上,鹰卫和狼卫职责之上终究是有着区别。

许安也并非是对于张仲景一无所知,虽然相隔久远,但是他仍然能够回忆第一次看到书本上张仲景名字的时刻,也记得对于张仲景的记载,纵使只不过是占了不到半掌的篇幅。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书又太大了,装下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

“在历史书上随手翻过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很可能是他们的一生。”

学习的历史的时候,那些英雄豪杰,那些帝王将相的事迹让人看着有时候会热血沸腾,但是沉寂下来之后,却是很快便能冷静下来。

但是那些悬壶济世的医者、为国奋不顾身的仁人志士、平凡的庶民百姓,却是不知不觉会让人铭记于心。

“医者仁心……”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无比的昏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