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全家都有金手指啊?(一更)(1 / 2)

离家的方向越近,宋福生听到的小道消息就越多。

“……其父大将军,武将之中的第一人倒下了,陆小将军是临危受命,皇上亲封:定海将军。”

“定海,据传是皇上为陆小将军特意取的封号。”

百姓们不知,这个特例定海将军,级别也高于一众将领。仅次于陆畔之父曾经“大将军”封号,以及正在前线冲杀的三位世伯和在奉天城坐镇的一位世伯之下。

年龄也都比陆畔大很多,有两位世伯甚至比他父亲岁数都大,还有一位是贵妃的哥哥,新皇无皇后。

但老百姓们却知道一个道理:

“要这样的,要的。要让陆小将军做大将,手中多带一些人保护他,一定要凯旋而归。那可是陆家,国公之家的独苗苗啊。”

咱老百姓,不懂大道理,但咱懂皇上在征兵时都不会让百姓家断根,陆家的独苗苗却要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披挂上阵。

可以说,陆畔还没有真正得开始征伐,他就在百姓们那里起到了皇上亲封的“定海”作用。

陆畔去前线的意义,在百姓心里也和皇上派别的将领去前线不一样。

陆畔是陆家军最根红苗正的传承者。

他也代表暗示着整个新皇朝军队的精神。

正如他父亲倒下,他会冲上去。

那么这个新皇朝的军队就会像陆家传承一样,永远打不倒击不挎。前方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士在战火烽烟中成就这场旷世大战。

而九族的“十一人”在听到这些“据说”时,是骄傲的,有种说不清的情绪在心中奔腾。

因为他们和那些百姓不一样,他们是认识陆畔的。

宋福生的步子迈的更快了,其实心里并不清楚赶回去能对陆畔说些什么。

这时候讲后世那些不知有没有用的战术,要知道实际操作和纸上谈兵是不同的,要讲个天时地利,要根据战场变化而及时调整。

就算有用,他将女儿抄书总结的哪怕全告知陆畔,那也解决不了大问题,眼看着就要打了。

战术是长期训练下才能培养出的默契。是动起来之后,几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人的默契。

宋福生也不可能将现成的望远镜给陆畔。

对于主将来讲,望远镜确实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但是即使对陆畔感情很浓厚,宋福生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可能给。

任何人,任何事,也绝对绝对不能暴露他们三口人有“特异功能”。

在宋福生心里:

人没有后眼,预知不到未来如何,人心也隔层肚皮,曾经很信任的人随着时间都能改变,对米寿往后也不会讲,不会给,更不用说对军事器材了如指掌的陆畔了。

所以说,宋福生此时不停地赶路,实际上心里却不清楚见陆畔到底能嘱咐些啥。

啊,对,地图,他新画的。

假如陆畔是去那条最危险的路线征战,这地图或许能有些用。

还有嘱咐,嘱咐在出征前其实就是废话。说再多帮不上忙,那不是废话是啥?

那也想废废嘴皮子。

想嘱咐陆畔让留些心眼,一定一定要与其他几路攻城将军研究好对接,一旦攻破云崖关就要及时去救援你啊。稍有岔头,那叫落入虎口。在鲁王那里就出不来啦。

可是很遗憾,连口饭都没吃的宋福生,紧赶慢赶到了奉天城时,陆畔已经带着陆家军出身的六位副将以及他之前训练的三千兵士,从兵将专属的城门离开了。

他这次开拔,将之前还没训练好的三千兵士也带走了。还要尽快到指定地点。

而且宋福生此时即使走普通百姓的城门也进不了城,追都没有机会。

因为偌大的仓储衙在郊区,不在城里,到了城门口着急进去,守门官就给他拦住,让尽快去交差。不能带着四百名民夫乱晃。

仓场衙,黎大人看了眼似乎是跑来的宋福生,又看了眼手里的纸,只一眼他就腾的一下站起身:“这是什么。”

“草民这次押运,总结出来的地形图,您看,”宋福生使劲咽了口吐沫,这给他跑的,艾玛,上不来气:“这里有片不知名的山,兵将们比我们民夫腿脚利索多了,如果是有本事能直接下山崖,路程更是至少能缩短三天,只留一部分赶马,剩下的步兵……”

宋福生还没有说完,黎大人就戴着官帽急匆匆走了,需要赶紧上报。

要是真有用,要派人快马去将地形图送到已经开拔的定海将军手里。

另外,那个宋福生果然是人才。

而宋福生在这面交完差要回家前,民夫们问了他俩问题:“你告状、不,是上报的谁呀?”

宋福生说:“你们表现的都很好,我不能昧着良心往上汇报,所以一个都没报。”

民夫们望着宋福生和十个队长笑:“能不能接着给我们当头?”

不好意思,不行。

本来挺高兴的,可下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