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里斯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恢复过来,不过耳朵还是一阵嗡嗡作响,听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再次逃过一劫的他,不但没有被吓跑,反而更加的狂暴,果然不愧为火爆雄狮。
他凶狠的推开几个要阻拦他去往左舷的士兵,怒气冲冲的再次来到左舷的位置,用望远镜继续观察战况,随时准备调整战术。
可是,他越看越不对劲,虽然己方火炮的精准度无法与明军的火炮相比,但数量却是明军的二十倍以上,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精准度的不足。
而从反击到现在,散落在明军炮台周围的炮弹至少有五十枚以上,直接击中的也有一二十发,炸得泥土石头飞溅。
12磅,18磅,甚至是24磅,32磅的炮弹连巨石都可以击碎,怎么对明军炮台的伤害就这么小呢?
不过,在现在离得近了之后,他仔细观察发现明军这几座炮台倒是很特别。
一般的炮台只是正面有砖墙保护,而明军这三座炮台,却是上下左右都有保护,只在最前面留出带有瞭望功能的射击孔。
就像是直接将山体掏空了,再将火炮塞进去的一样。
可就算是这样,这座炮台也不可能这么坚固吧,毕竟这座山也不全是石头山,在石头山上挖这样三座炮台也非常的困难。
正在这时,一枚若婴儿脑袋般大小的炮弹以正面的角度狠狠的撞击在了1号炮台上,飞溅出一片褐色的泥土,德弗里斯刚好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这一幕。
“该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德弗里斯狠狠的抓了下头发,很是想不通。
这炮台最正面的防御墙看起来并没有多厚,而且不是全石头的,还有不少泥土。
刚才那枚炮弹,至少是24磅,甚至是32磅的,却仅仅只是砸掉了一层泥土,什么时候重炮的威力这么弱了?
突然,他的眼睛又是一亮,1号炮台好像没再射击了。
按明军之前的射击速度,1号炮台应该早就射击了才对,可现在是怎么回事?难道1号炮台被击毁了?
可这不像啊,1号炮台的外面结构看起来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
“难道是刚才有炮弹从炮台的射击孔中打了进去,而我没有看到?”
只能说德弗里斯想得有点多了,这些炮台的设计就基本上排除了炮弹能从射击孔打进去的可能性。
不过1号炮台,此刻确实遭遇到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危机。
“咳咳……快,快扇,把衣服脱下来扇。”炮长一边咳嗽,一边大声命令。
这两天在构建这几座炮台时,谁都没有想到,最大的对手不是敌人的炮弹,而是这些烟雾。
己方射击时,炮口和燧发机的传火孔都会喷出烟雾,敌人的炮弹也会携带着烟雾而来。
同时,敌人炮弹带起的罡风也会将周围没有散去的烟雾从射击孔倒灌进来。
这个叫碉堡的东西,结实倒是挺结实,就是不是很通风,烟雾无法及时排出去,真的有些熏人。
幸好勇卫营士兵都配备了护目镜,不然更难受。
这倒是沈浪没有想到的,前几天得知荷兰人的袭击计划后,他便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和参谋部商议。
结合零丁洋至广州一线的地形,最终决定在大虎岛上的大虎山设置炮台进行伏敌的战术。
碉堡的概念自然是沈浪提出来的,设计过程是他通过无线电进行指导的。
因为时间紧迫,还动用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累计超过千人次。
这三门线膛燧发炮都是从广州直接运过来的,也只有这三门。
幸亏这些红毛鬼是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去其他地方,可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来线膛燧发炮。
随火炮一起过来的,还有二十几段约半丈长的钢筋混凝土梁,这些钢筋混凝土梁原本是用来建设工厂的,临时给征用了。
之所以费力的运送这些现成的钢筋混凝土梁,而不是水泥和钢筋,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了,现砌的钢筋混凝土没有那么快干。
可这些东西都很沉重,想要运上山可不容易。
火炮可以拆分成几部分,但是炮管依然很重,然后是通过滑轮组、蒸汽机,再结合人力给搞上去的,钢筋混凝土梁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运上山的。
在探照灯的帮助下,还动用了几台蒸汽切割机,成百上千人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动工,才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完成了三座碉堡的构建,也就比荷兰人抵达的时间提前了半天时间不到。
在几个时辰前,撤离工人的船只才离开。
沈浪对自己突然能想到构建碉堡的方式来伏击荷兰人的战术还是比较满意的,谁都没有见过吧,不知道怎么破吧。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主体的碉堡在现代炮弹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但应付这个时候的实心弹肯定不在话下。
可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本应该很完美的碉堡居然坏在了通风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