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西部的战局,暂且不提,武安城有五万晋军据城死守,葛瓦纵有十五万大军,兵力数倍之上,但想要短时间内破城,几乎不可能。
而在断龙堡这边,则是有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暗地里的。
赖宗汉的住处,书房里,一名汉人与安卡卟干在下首分坐两边,几个人已经谈了一个多时辰,门外有士兵把守,显然他们商谈的事情,不能见光。
这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张正。
李忠执掌安北军政大权之后,为了防范以及探查吐蕃的动向,在吐蕃安插了许多汉人,张正便是其中之一,他本是汉人,早年,吐蕃入侵陇右,俘获了许多汉人,张正父母被杀,其妹长相极美,被一名吐蕃将军看中,强行掠回吐蕃,纳为妾室,张正因此得以身免,并因为其妹的关系,被那位将军爱屋及乌,屡次得到提拔,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做到了掌军五千人的副将一职,但早年的家破人亡,亲人被杀,使他对吐蕃的仇恨始终未曾忘记,所以十余年前,当李忠找到他的时候,说明来意,张正很快便是同意作为内应,传递吐蕃内部的消息。
第一次陇右之战,蔡成作为内应,骗开了断龙堡的城门,李忠得以攻下断龙堡,彻底扭转整个战局,张正虽然没有明着出面,但他在暗地里,给李忠提供了非常关键的情报,贡献同样巨大。
战争结束之后,李忠曾经给出承若,若是张正愿意,可以回返丰京,授以将军之职,但被张正婉拒,显然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此番,第二次陇右之战爆发,李忠再次领兵征伐,张正主动与其取得联系,并告诉了吐蕃国内的详细情况。
葛瓦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清洗,掌握了吐蕃的军政大权,但这种权利是建立在杀戮之上的,不服他的人依旧大有人在,就一句话,葛瓦在吐蕃并不得人心,此番他率领大军征伐陇右,是他的机会,也是别人的机会,很多有志之士,趁着这个机会,已经集合起来,准备放手一搏,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有两个人,一个是葛瓦幸持,另外一个则是吐蕃赞普尼松浑石。
葛瓦家族的前代族长葛瓦莫戎,也就是葛瓦的叔叔,在发现了葛瓦的野心之后,已经开始有计划的清楚葛瓦的兵权,为自己的嫡长孙葛瓦幸持铺路,但是可惜,他千算万算,却也没有算到,葛瓦竟是胆敢对自己下毒手。
葛瓦也是察觉到了葛瓦莫戎的意图,趁着第一次陇右之战的机会,把自己的亲叔叔给谋害了,并以此掌握了葛瓦家族的实权,但是葛瓦的出身太低,在吐蕃这个等级极为森严的国度,血统与出身才是第一位,所以葛瓦虽然掌握了更大的权利,但终归坐不上族长的位置,只能扶持葛瓦幸持继任葛瓦家族族长之位,但是实权却掌握在葛瓦的手中。
随着老赞普被害,葛瓦掠夺了吐蕃的最高权利,很多事情不再有顾虑,比如葛瓦幸持,已经成为了他的眼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几次意图加害,若不是葛瓦幸持的母亲为人善良温和,对葛瓦一家非常照顾,最后有葛瓦的母亲出面说情,葛瓦幸持根本活不到现在。
但这种存活只是暂时的,葛瓦幸持对葛瓦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两个人根本没有共存的可能。
葛瓦幸持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寻找出路,葛瓦领兵出征陇右之后,葛瓦幸持立即暗中联合了许多人,准备放手一搏。
至于尼松浑石就更简单了,葛瓦要想长久的保持吐蕃军政大权,一个成年的赞普,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尼松浑石如今已经十三岁,到了十五岁便要亲政,还有两年的时间,葛瓦会给他这个机会?显然不会,所以,尼松浑石与葛瓦幸持处境一样,要想活下去,必须放手一搏,坐以待毙,那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葛瓦杀掉,没有第二个出路。
综合以上,李忠正是得到了这些情报,才是有了最终的定夺,那就是从内部彻底弄残吐蕃,最后才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第一次陇右之后过后,很多汉人被清洗,但张正这个人很不简单,他把自己的全部家财,包括最宠爱的一名小妾,都是献给了葛瓦的弟弟葛瓦吉吉,通过此举,成为了葛瓦吉吉的心腹,在很多汉人被杀、打压的大环境之下,张正反而仗着葛瓦吉吉的关系,官升几级,做到了统兵一万人的万夫长高位。
张正此番找到赖宗汉,就一个意图,那就是说服他投靠葛瓦幸持,共图大事,只要说服了赖宗汉,握有兵权的安卡卟干,就有机会被拉拢过来,其中安卡卟干是关键,他虽然因为作战不利,被葛瓦剥夺了军权,但其人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一旦振臂一呼,可以在很快的时间之内聚集到大量士兵的跟随,只有有了军队,才能有机会进行下一步计划,去对付葛瓦。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现在说出来也不是时候,说到最后,几个人都是陷入到沉默之中。
自始至终,赖宗汉都很少说话,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而安卡卟干则是一直盯着张正,眼中有着很深的冷意,张正虽然把话说的很婉转,很多话没有明说,但安卡卟干岂能听不出来其中的意思?张正已经背叛了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