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锅全都推给了最高执行委员会,营造出了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但在最高执行委员会的会议画面中,aeeis却又说是秦义主动寻死,而委员们都表现得非常懊悔。
这显然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aeeis欺上瞒下,既骗了秦义也骗了最高执行委员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干掉了一个人类的军事天才,为以后自己接管全部人类军队扫清了障碍;另一种是最高执行委员会中的一部分人对aeeis进行了授意,并假惺惺地演戏。
而这两种可能性,分别在暗示着未来的“智械危机”或者“内战”这两种不同的续集。
第二个悬念是,在利维坦巨兽体内的秦义继承了虫巢意识,身体也被虫族改造,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他是一名军人,对人类有着天然的忠诚,但却遭受了最可耻的背叛。
秦义到底会选择带领虫群复仇?还是会走上一条其他的道路?他到底还能不能被称作人类?他对自己将会如何认知?
这些内容显然要留到之后才能揭晓了。
……
星际战争的大场面,让所有的观众目不暇接,有的人甚至沉浸在这种震撼的情绪中,连惊呼都忘了。
从最开始人类遭遇虫群时的溃败,到小规模的拟真训练,再到最后在浩瀚星空以及星球地表的大规模战役……
电影中所有的战争场面都是循序渐进、不断升级的,观众们跟随着秦义队长从弱到强,一步一步见证了人类与虫族在宇宙空间中旷日持久的宏大战争。
让鲁晓平感到很震惊的是,虽然这部电影的特效非常酷炫,但它显然并不是只有特效。
在故事的讲述和对观众的情绪调动上,这部电影也做得非常出色!
虽然整体而言,电影的战争场面是在不断升级的,但每个阶段的情绪基调却是在不断起伏,就像是一条波浪线,有高峰也有低谷,呈现出一种在波动中螺旋上升的状态,让人完全捉摸不透。
其他的电影往往是通过角色间的冲突来展现这些内容的,例如在陷入困境时,一个团队内性格不同的成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激烈的争论会让荧幕前的观众也变得烦躁,而在最后众人意见统一、克服困难的时候,观众们会觉得情绪获得了释放。
这是很多文艺作品中常用的套路,虽然老套,但好用、没什么风险。
但在《使命与抉择》中,路之遥却完全通过自己的表演,以及跟那个冷冰冰的人工智能电子音aeeis搭戏,一个人就撑住了电影的感情基调!
这种感觉,让鲁晓平联想到了前两年的一部独角戏电影,讲述的是主角被活埋在了沙漠的一口棺材中,全程在不断地探索、利用身边的各种道具求生,最终以为曙光到来,等来的却只有绝望。
在那部电影中,全程也都是主角一个人的独角戏,却给观众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悬念,独特的视角、高超的镜头、一波三折的剧情,让这部电影在那一年成功拿到了票房奇迹,以300万美刀的成本收获了2000万刀的票房,大获成功。
而《使命与抉择》在某种程度上跟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部电影的主角都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面对着未知的命运他们都在努力抗争,虽然一次次失败却仍旧百折不挠。
他们都顶住了独角戏对演技的考验,仅凭自己一人就把整部电影的情绪脉络给撑住,而且还让观众们完美代入到了电影中。
这种表演的难度是很高的,就像是一场豪赌,把所有筹码都押在同一局,一旦成功就赚得盆满钵满,可一旦失败也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情绪基调有所差别。
被活埋的主角是在一口棺材中,极度狭窄,他所承受的绝望是来自于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摧残。观众们也跟主角一样,视角严重受限,全程都处于一种逼仄、压抑、绝望的状态之中。
而秦义虽然在太空舱,却可以通过全息影像的舱壁看到周围的真实情况,视野完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他所承受的绝望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上的摧残,是独自一人承受人类命运的痛苦。
这两种表演对于演技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路之遥的表演似乎更艰难一些。
因为秦义所承受的绝望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精神上的,整个布景和环境无法对他的情绪起到太多的烘托作用,这时候想要调动玩家情绪就要完全寄希望于路之遥的表演。
好在路之遥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奉献了他自从出道以来最完美的演技。
甚至让鲁晓平觉得,自己看到的不是路之遥,而是另一个人,或者……就是秦义队长本人!
自从演完了《美好明天》之后,路之遥的演技就像是开挂了一样突飞猛进。
之前有很多人喷路之遥是“票房毒药”、“演技用力过猛”,但从《美好明天》再到《使命与抉择》,路之遥的演技似乎在不断地精进,从外放变得内敛,那些夸张的表情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腻的心理和精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