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沈该“大封群臣”(1 / 2)

小说:启明1158百度百科 作者:御炎

第1159章沈该“大封群臣”

洪武五年十月初九,苏咏霖从中都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抵达了临安城。

全权谈判使者辛弃疾在临安城手持大明皇帝诏书,正式册封赵惇为江南国主。

江南国全体代表官员在最高执政、平章军国事沈该的带领下向大明皇帝的诏书行大礼参拜,并且代表卧病在床不能起身的江南国主赵惇殿下接过诏书,向大明皇帝表示由衷的感恩。

沈该表示从此以后,江南国将在赵惇殿下的带领之下全心全意为大明服务,全心全意为大明提供帮助,大明要什么,江南国就会提供什么,大明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江南国的最高使命。

与此同时,沈该等人所希望听到的消息也终于听到了。

苏咏霖允许江南国主所提出的一支大明军队在临安城附近驻军的请求,批准一个军三万人的军队驻扎在临安城周边地区,作为震慑宵小之辈、为临安朝廷保驾护航之用。

驻扎时间暂定为两年,期间一切军事费用和给养费用都由临安朝廷拨付,一应标准完全按照明国军队来做。

而当江南国遇到关乎实际存续的危险的时候,大明军队也不会毫无反应,他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江南国足够的帮助。

等于花钱买保险。

饶是如此,当他们看到军费清单的时候,也是纷纷瞪圆了眼睛,一方面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一方面又觉得明军之所以那么强大原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一天三顿饭,好吃好喝的养着,定期有肉吃、有菜吃,甚至还有水果吃,有足够的军医和药材,有充足的一年四季军服提供,有相对而言比较优厚的军饷,逢年过节还有福利赏赐……

光是这些,就已经是宋军望尘莫及的了。

除了这些,明军还需要大批量的笔墨纸砚,需要大批量的桌椅板凳,因为他们需要读书习字增强文化学识。

夭寿了,大头兵要读书学习了!

这简直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这样一想,明军令行禁止军纪严明貌似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不是吗?

被选择留下来的明军部队是周至所部游奕军,满编三万人。

他们的驻扎地点是临安以北的皋亭山一带,江南国方面需要尽快为大军建造符合标准的大规模军营,一切费用当然都要江南国方面出。

虽然有点肉疼,不过既然是为了安全,为了今后一段时间临安朝廷最脆弱的时候不会出现什么乱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趁着这个机会,沈该在张栻的建议下把临安朝廷现在能掌握的六万余人的军队精简到五万人,并且根据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个编制重建禁军。

分配方式是殿前司一万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各两万人。

这个建议被沈该接纳,于是沈该着手开始布置这个工作,最后将较为精锐的一万人编为殿前司,剩下四万人平均分配,成立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

其中殿前司统帅由沈该亲自提拔上来的亲信章简书担任。

此人一直都在禁军体系内兜兜转转,数次躲过禁军覆灭的浩劫,这一次被沈该看中,提拔为殿帅,负责殿前司的统领工作。

侍卫马军司由张栻推荐的卢永言担任指挥使,统领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军司指挥使则由周麟之举荐的禁军军官丁舜担任,负责统领侍卫步军司。

沈该倒也懂得什么叫大封群臣。

发动政变的时候,他是领头人,所以政变之后理所当然成为平章军国事,执掌江南国的全部大权,国主赵惇不过是个吉祥物而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最大的功臣,并不意味着他能决定所有的事情。

没有两个重要的帮手帮助,他成不了事。

这两个重要帮手其一就是张栻,其二就是周麟之。

张栻为他提供了卢永言掌控的军队,并且亲自带领军队执行了一些重要且危险的任务,夺取了城防军的兵权,立下汗马功劳。

周麟之利用自己的好人缘,将一些沈该没能说动的老官僚们说动了,带着一大批老官僚们支持沈该发动的政变,为他打配合,也算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没有这两人,他的政变难以成功,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政治地位,所以到了实际上“大封群臣”的时候,他就把至关重要的兵权当做奖励分给了这两人和他们背后的势力。

当然,沈该自己还是要拿走最好最重要的,以此保证自己首席执政的地位。

他拿走了体格最好身材最高大的一万人作为殿前司部队,负责整个临安城的防御和驻守。

之后更是在临安城内外布置了三个军营,将军队安置于其中,彻底掌握整个临安城的防务,将临安城和国主赵惇牢牢掌握在手。

而张栻和周麟之控制的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军队虽然也顶着侍卫禁军的头衔,不过驻扎地点并不在临安城,侍卫马军司朱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