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实行严格的出入管制,每个进出城的人都要核实身份,或者在城门口登记,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防止细作和流民进入太原。
当然,这样做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天下战乱,谁认识谁?
岑桢苯率领几名梁朝大内高手,轻而易举的进入了太原。
路上往来人声络绎不绝,一副天下安泰的摸样。天下打得稀烂,但是没有受到战火波及的地方并不多,南方较早竖起反旗的萧梁和南陈算一个。
至于其他地方就呵呵了,尤其是青州和中原,几乎打成了筛子,十室九空,百姓十不存一。
是故,看见太原如此安详,岑桢苯心中不由得对此行的目的提高了一份信心。只要北晋愿意结盟,那么梁朝的压力将会骤减。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又有点担心北晋不会愿意结盟。毕竟,北晋以正统自居,只怕不会轻易和他们萧梁联手。
“岑公,先去鸿胪寺还是去寻客栈?”一旁的大内高手寻问。
“不,马上去昭王府。”
“为何?”
大内高手不解,按照规矩,他国使者到访,不是应该先去鸿胪寺吗?
对此,岑桢苯解释道:“此行乃是绝密,为防止太原有他国细作,不能走漏消息。”
“是!”
昭王府在太原算是‘着名地标性建筑’,所以稍作打听,岑桢苯便弄清楚了位置。
王府中,姜承枭正在处理军务。
扩军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在北晋参军福利多多,不仅每月有粮食和银子拿,而且立功了还能得到田地,所以不消几日功夫,太原的募兵处便募兵两万多人。
除了太原,马邑、定襄、娄烦等郡亦设有募兵处。
虽然姜承枭明面上说扩军五万,但是实际上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手中粮食还有盈余,完全可以扩大募兵规模。
此番青州和河北一战,让他手下精锐丧失不少,必须立即补充。
便在此时,南霁云走了进来。
“主上,有人自称是主上江南来的亲戚,持有手书,在府外等候。”
朱笔停顿,姜承枭面露错愕之色。
他在江南哪有什么亲戚?
“手书呢?”
南霁云呈上手书。
轻轻放下朱笔,打开手书。
“呵呵。”姜承枭看了一遍手书,脸上露出些许笑容,“还真是亲戚,你将他请去偏厅吧。”
“是。”
岑桢苯顺利的进入了昭王府,在偏厅等候用茶。趁着这个功夫,岑桢苯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昭王府的用度。
普通而老旧的案几,市面上普通的茶盏,没有雕梁画栋,没有奢靡之极。整个一圈看下来,倒像是普通人家的府邸。
岑桢苯暗忖;“昭王志在天下。”
如此年纪,如此成就,却仍然崇尚节俭,只怕他的用度都花在了军队和朝廷上。
难怪北晋轻而易举的横扫了河北和青州,不仅是因为天时地利,还有人和啊。
有这样的主帅,只怕太原的官吏也不敢豪奢。
与岑桢苯不同的是,跟随而来的几名梁朝大内高手此刻如坐针毡,因为他们察觉到这偏厅中有无数道暗中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对方气息内敛,不动声色,绝非等闲之辈。
半个时辰后,姜承枭身着玄衣,缓步走入偏厅。
“外臣岑桢苯,见过昭王。”
“免了,先生请坐吧。”
待双方落座,岑桢苯忍不住打量了一番昭王。
二十多岁的昭王看起来越发稳重,颌下虽有胡须,然面白英俊,身子略显消瘦,走路时却稳重生风。搁在太平盛世,旁人见了,少不得赞一句‘俏郎君’。
“先生莫不是会相面之术,在孤的脸上可看出什么来了?”姜承枭端起茶盏,调笑一番,轻缀一口。
岑桢苯略微失笑,没想过昭王还会如此风趣。
“外臣只是好奇而已,毕竟我朝陛下对外臣所言之事,过于出人意料。是故今日见面,外臣有所失态,还望昭王恕罪。”
“舅舅都和你说了。”
“是。”岑桢苯笑着回应,心里却是不怎么在意,他早就知道昭王是自家陛下的亲外甥,刚刚不过是他的说辞而已。
“昭王与我朝陛下,颇为相似。”
姜承枭呵呵一笑,摆了摆手,“既是一家人,奈何做贼啊?”
语气轻浮,然而内容却是让岑桢苯面色微微一变。好家伙,上来就掀桌子,一点转圜的余地也不给。
“昭王说笑了,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他也懒得说我们这是复国,不是叛贼,但是貌似晋室一统过天下,对自诩晋室正统的昭王来说,他们就是叛贼,这样大家还不如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姜家自己玩脱了,能怪谁?
没有岑桢苯想象中的暴怒,昭王只是一笑,似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