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地方治理兵钱顾(第三更)
李易说完,众人安静地吃喝,考虑李易说的话。
李易意犹未尽,继续介绍他那时两广地方的水果和其他作物。
说得大家觉得手上的肉串都不香了,想吃水果。
“最初没人重视,觉得不方便管理,山民未开化,地方势力强,易起事。”
李易说历朝对两广加福建等地的态度,都以种地为生。
首先不知道怎么辅助地方发展,不可能投入很多钱财。
一旦地方人多,又担心造反。
如殿中省监杨思勖他家,是地方大族,陆州覃家比不上的。
他们控制地方,大唐只能派官员到那里作个样子,收点土贡什么的,安抚为主。
地方叛乱,去收拾一回,不但占不到便宜,还徒耗兵、粮,打赢了抢劫一番,钱不够打仗的支出。
打完之后,当地其他的势力又起来,还得派人去安抚。
李易对此有信心,找来觉得自己厉害的地方势力头领,军事演习一番,再给好处,对方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接下来进行教育,让他们考科举,培养医生。
考科举只要会写字什么的,就能考上,考上在大唐当官,选好的县,派过去当助手什么的。
他们看到京兆府的人生活这么好,自己那里也可以啊!
再之后就改土归流,地方上的人习惯了听官员的话。
李易把运作的步骤说出来,总结:“那些地方好好发展,大唐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尤其是甘蔗,有了糖,做菜也香。”
“对,红烧肉用冰糖炒糖色。”永穆公主在旁表示认同,糖做菜确实好。
“其实在于有钱?”尺带珠丹跟着总结。
“是技术,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钱,无法凭空变出来。”
姚崇对尺带珠丹的话不赞成,他当宰辅时已发现技术最重要,还专门组建了工匠团队。
可惜所有的工匠加起来,比不上李易一个人。
自己比输,无妨,大唐赢了。
“是,是技术。”尺带珠丹点头,吐蕃娶大唐公主,就是为了大唐工匠。
公主明知道属于临时提上去的,依旧当真的公主对待,只要带工匠就认。
“趁热吃,凉的还要麻烦小易热,再热,肉会缩。”
毕构怕尺带珠丹要什么技术,拿起肉串招呼众人。
其他地方的官员一般以同一个部为圈子,说着自己部门的事情。
他们边吃边研究哪一种吃食方便打包,今天下午休息,吃到四五点钟,交流差不多了回家。
回家拿啥菜?烤韭菜,不能拿,不好装,而且韭菜不值钱。
茄子也不要,想吃茄子,去菜市场买,蒸一下,放盐和蒜,就有蒜茄子吃了。
肉串拿回家,会不会凉?烤豆皮和菜卷,跟茄子一样。
一个五品的‘小’官,凑到烤串的架子旁边,轻声问:“打听一下,这个……肉串会不会凉?”
“不会,诸位回家时现烤一批,用油纸包上,加上天热,到家还是热乎的。
像烤的鸡腿,属于提前卤的,刷刷油,与烤无关。
羊腿也是整个的,拿回去不怕凉,撕着吃。加上羊肝切片,蘸料一同准备妥当。”
烤串的庄户知道对方在问什么,正在吃,怕凉?
“好好,不凉就好。”小官满意,笑呵呵回去,坐下放心吃。
不长时间,如何打包的事情传扬开。
甚至有人了解到给孩子们专门准备的蘸番茄酱吃的烤馒头片,多刷油的那种,吃着香。
不止有烤的东西,还有凉拌、卤儿的,保证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愿意喝酒的,给几斤用小坛子装的啤酒,回家马上喝。
跟以前一样,庄子派车给送回家。
……
同是晌午,海州一群归来的人似乎心有灵犀,他们也在吃烤串。
没有冰镇啤酒的他们在喝井水镇的黄酒,大口吃肉串,顺便跟一同参与的百姓说话。
“穷啊,到海外,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咱大唐,有的地方拿贝壳当钱。”
“他们的船小,是帆船,操控着小帆船,一群人带上东西去别的岛子上交换。”
“别看有船,捕鱼技术太差,咱们过去帮着下大网,他们高兴,还要咱们跟他们的女人睡觉。”
“用石头片、贝壳当刀。住的房子有拿石头架起来的,有用树枝搭的窝棚。”
“李东主先去的,一路上遇到有人的岛子,会帮忙盖木头房子、送盐和工具。”
“海里有的鱼比房子大,好几条在一起。”
海员们说,百姓听。
说到大鱼的时候,海州有百姓发言了。
“这个我们知道,前些天有一只冲到岸上,给送到李家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