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晋升之资(3 / 5)

常人一般的举动和情感,我都要怀疑他是真正的神君了……”

“不过……”

“可能是我的错觉,我当时感觉到道君似乎在犹豫,他的心中似乎有些迷茫。”

“不说这些了。”

公孙度重新抬起了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感觉。

这一切也与他无关,许安的想法他难以左右,许安都困惑的事情他也多半无可奈何。

公孙度的目光重新放在了底下扶余国军卒的身上。

“传令全体辽州骑军休息一刻时间。”

公孙度调转了马头,面对着身前的众人,高声喝令道。

“一刻之后,随我奔袭挹娄国的国都!”

军令如山,传令兵带着公孙度的将令向着后方迅速奔驰而去。

“我会带兵奔袭挹娄国的国都。”

“你带着本部兵马留守此处,以防山道被切断,传信辽州给你兄长。”

“扶余国一旦生乱,让他立即带兵前往边境之地,不过暂时不要进入扶余国内,保持边境安定即可。”

“先让扶余国的那几个蠢货在国内好好打上几场。”

“扶余国越乱,对于我军的利益便越大,记得若是火不够旺,那就再往里面多填一些干柴”

“等到扶余国的动荡持续的差不多之时,我们再进入扶余国内平定叛乱。”

公孙度沉着冷静的下达的命令,他年龄虽然也大了。

但是连番的征战没有让他感到疲惫,反而是让他重新焕发了活力。

他发现,自己原来喜欢的正是这样的生活,安宁反而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就在公孙度正在思索之时,一阵颇有节奏的马蹄声从他的身后响起。

“辽侯。”

一名骑乘着白马,身罩着湛蓝色锦袍的将领从一侧策马走了过来。

“辛苦了。”

公孙度看到来人,脸上浮露起了笑容。

“此次能够平地辽东,子龙功绩过人。”

“能为辽侯分忧,保国家安定,云,自当尽力而为之。”

公孙度脸上笑容更甚。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他在辽东最大的收获不是麾下有上万名精锐骑兵,也不是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

而是得到了众多的名臣良将。

内有管宁、邴原、王烈理政。

使得辽州州内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外有太史慈、赵云,震慑诸夷,威压海外。

“子龙,素来正直,这一次却是让你违背正心,以暗箭伤人。”

公孙度看着赵云,叹息了一声。

当初赵云来投,让他颇为意外。

赵云曾经是在公孙攒麾下任职,决议并非是赵云一人所作,而是常山国的乡民所决定,袁绍盘剥严重,所以他们选择支持幽州。

幽州主政者当时还是刘虞,刘虞上任以来,广施仁政,深得人心,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在与袁绍的数次大战之中,赵云展露了头角。

麹义当初追击公孙瓒,险些将公孙瓒斩杀,最后是赵云领兵挡住了追击而来的麹义,公孙瓒才逃过杀身之祸。

而后在龙凑、平原,赵云也是功绩卓着。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就此了无音讯。

汉魏两国对峙,税赋不断加征,各种繁重的劳役也接踵而来。

最终也波及到了在家守孝的赵云。

常山赵氏不是世家,而是寒门,在乡亭之间广有威望。

当初也是因为如此才成为公孙瓒麾下的将校。

守孝期满,赵云也重新走出了常山国。

只是这一次他没有想要出仕的意图。

之所以前往辽东,也只是因为收到了一封关于辽东的消息。

公孙攒兵败之后,领嫡系精锐退守易京不出,其余各地的军将因此离散。

当初赵云前去投奔公孙瓒时,和他一起投军的还有不少的伙伴,这些人有一部分活了下来,他们一路逃到了辽东。

赵云前往辽东就是为了去找寻他们。

当时天下的局势风起云涌,没有人可以看清局势。

赵云原本想要投效汉室,但是却又担忧因此牵连本家,毕竟汉室和魏庭对立。

而等到赵云到达辽东之后,公孙度听说赵云的名字之后,得知正是赵云当初击败了麹义,便盛情邀请赵云留任辽东。

盛情难却,赵云也发现了公孙度确实是一方仁主。

当时公孙度占据了辽东,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中原处于战乱的阴霾之下时,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亦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人都是渡海避难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