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烽烟四起,白马公孙(3 / 3)

现在幽州本土的守军,还有三郡乌桓却是根本无力南下驰援邺城。

因为有一个人挡住了幽州军的回防,而且不仅仅是挡住了幽州魏军和三郡乌桓的南下,还极大的威胁到了如今屯驻在青州平原郡的鞠义部。

那个人不是什么凭空冒出的人,他正是原本盘踞在幽州,人称白马将军的都义侯公孙瓒。

这一切都还要从初平二年(191年)说起。

公孙瓒斩杀了刘虞之后,也激起了三郡乌桓的反抗,三郡乌桓起兵要为刘虞报仇。

袁绍当时正和公孙攒僵持不下之时,与当时的乌桓峭王、鲜于辅达成了共识,引诱公孙瓒北上救援涿郡。

乌桓峭王因此和鲜于辅合兵一处,南下进攻涿郡。

公孙瓒于是领军北方,意图先剿灭了幽州的叛军,再去对抗袁绍。

公孙瓒带兵一路北上,与桓峭王、鲜于辅两人军队于鲍丘遭遇,双方爆发大战。

就在鏖战之际,麴义领大军赶到。

公孙瓒军不敌溃败,鲍丘一战,袁绍军斩首二万余级。

屡战却是屡败,公孙瓒麾下部曲也是因为连番的惨败,士气低落,军心难振,根本无力再战,最后公孙瓒只能是率领残部逃回了易县。

公孙瓒麾下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也是损失殆尽,悉数战死。

那个时候,公孙瓒已经丢失了大部分的疆域,后方也被三郡乌桓占据,还跟随着他的士兵只有万余人。

易县南临易水,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公孙瓒下令军卒在城外挖壕沟十数道环绕,并堆积土丘,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

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数百万斛以为自保。

攒曰:“我昔驱畔胡于塞表,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袁绍数次想要进攻易县,但是最终都是无疾而终,反而折损了不少的兵将。

公孙攒以骑军扬名,但是最终却是在袁绍的手下连番遭遇败绩,最终却是在守城战上找回了面子。

袁绍后面只是令崔巨业屯兵于易县以北,警惕公孙瓒再度出兵。

从初平二年(191年)一直到初平六年(195年)的四年时间之中,公孙瓒一直没有动静,似乎真的想要在易京待上一辈子。

但是恰恰就是这个时候,公孙瓒领兵杀出。

而公孙瓒兵出易京之时,就在孙坚攻破黎阳之后的第三天。

时间之所以如此接近,自然不是什么巧合。

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崔巨业久守易县,根本没有想到公孙瓒还会领兵出战,潜伏的绣衣使者趁乱在营中纵火。

公孙瓒亲带骑军出城进攻魏军大营,魏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公孙瓒击破。

公孙瓒余威不减,于乱军之中,将崔巨业阵斩,守卫在易京之外的魏军由此土崩瓦解。

而后,公孙攒开始疯狂的报复和扩张。

以易县为中心辐射近百里的范围之内,大量的城邑遭到了掠夺。

不仅如此,公孙瓒裹挟了不少的壮丁,强征为兵。

如今有公孙瓒在北地,北方的三郡乌桓和幽州军确实根本不好驰援邺城。

我知道,各位一定忘记了公孙瓒。

大家也别说我黑公孙瓒,公孙瓒在历史上确实算是名将,战功也算显赫。

但是他在和袁绍的交锋之中战败之后,确实是在在易县筑京自守,屯粮不出,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历史上,从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四年(199年),也是四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固守易京。

以下是历史上公孙瓒的结局。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相救公孙瓒。援兵还没到,公孙瓒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应,公孙瓒就从城内出战。袁绍劫得了这封信,将计就计,举起火把。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率兵出击。袁绍设伏兵袭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内坚守。袁绍于是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其望楼,渐渐到达中央的土丘。公孙瓒自料必败无疑,引火自焚。

www.。m.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