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爷爷,骨头汤冒泡泡香了。”嘟嘟蹬蹬从厨房跑到堂屋,拉拉二爷指着厨房大锅叫道。
“熬了两天了,骨头汤可以用了。”二爷笑着说道。“嘟嘟,帮二太爷拿个大盆子来。”
“嗯。”
嘟嘟一溜烟跑去院子外,端着大盆子进来,吭哧吭哧。“宝宝姐姐来帮嘟嘟。”嘟嘟喊着院子外边,帮着大人贴小红条子的宝宝。
“嘟嘟妹妹,你怎么拿这么大的盆子。”宝宝帮着抬,嘟嘟欢喜说道。“二太爷爷煮的大骨头,要捞出了。”
大骨头还是前天李汉带着嘟嘟和宝宝,玛利亚送来,熬煮两天两夜,一点点熬出骨髓。“哇,好香。”厨房里二爷掀开锅盖。
一股浓郁香味扑鼻而来,两个小人,吧嗒小嘴,要流口水了。“好香啊,二爷,牛骨汤好了。”李汉走进厨房,笑着走到大锅边,伸头看看。
“好了,盆子给太爷。”二爷接过嘟嘟和宝宝抬着盆子,用大勺子露出汤里的牛杂,牛骨头,光光留下牛骨汤。
“二爷,这锅子啥?”李汉接过大骨头棒子,啃了两口,上面牛筋肉烂糊,一口下去肉烂在嘴里了。
“牛筋,二太爷爷昨天炖的。”嘟嘟,小人搂着大骨头,啃着满嘴油。“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小嘴娃子(好吃嘴)。”
“嘟嘟帮二太爷爷洗的。”嘟嘟扬起小脑袋,鼓鼓小嘴。说道。
“牛筋不能和牛肉一起煮,不然牛肉炖烂货了,牛筋还没炖烂。”二爷家的厨房,是四连锅,三大一小,牛筋炖的最少,最大是牛骨汤,另外就是牛肉。酸菜。
酸菜炖的半透明,见着真好看。“真漂亮。”“嘟嘟也要看。”嘟嘟扒拉灶台,都有点看不到,小人鸽子还不达标的。
“站在泥台上,别摔着。”李汉嘟嘟和宝宝,刚刚进来,玛利亚。小花几个小人赶到灶台边上泥台院子。围着灶台一圈,是圈着柴火用的,二三十厘米高,二十来厘米宽。
“好漂亮的菜菜。”一炖三天,冰糖和酸菜,油完美结合,酸菜透明,二爷夹了些递给几个小娃子吃。“还酸吗?”
“不酸了。甜,好吃。”
几个小人齐齐点头,牛筋,牛杂,切点牛肉,加上酸菜,配上调料,红彤彤辣椒油,想加多少加多少。“先别多吃。一会吃面呢。”
二爷笑说道,安西这边山里习俗。小定,男方中午管饭。男女见个面,女方随着人不多,可招呼不能马虎。“二爷,酒我带来了,老西凤酒。”李汉说道,家里没别的酒,刘明送酒不少,合着没有当地,只有西凤还算当地酒。
“行啊,俺听说来的这媒人挺讲究。”二爷,说道,西凤酒,算是名酒,不算差的。
“那就好了。”李汉提了一箱子,四瓶,喝着两瓶,送着礼的两瓶,全是五十五度西凤一九五二二十年。
“人啥时候到啊?”李汉对七娃的事挺上心,这娃子,这两天没少跑自己家,李汉问了七娃心思,跛脚这娃不在意,只说人好就成,能孝敬爷奶。
“怎么也要晌午头(十一点半到十二点),来着就上菜。”菜没啥多大讲究,讲究吉利,有钱些上个九个,长长久久,没着钱上六个,六六大顺,或是四个,事事如意。陪着臊子面,吸溜一肚皮,过去走小定都是这么办,现在山里依旧如此。
李汉对这些挺感兴趣的,这边早早带着嘟嘟几个小人就到了。“二爷,家伙事俺给运来了。”三哥赶着牛车,拉着家伙来了。
说家伙,其实就是一个圆桶子,外加一根木棍。“这啥东西?”李汉第一次见,三哥李魁笑了笑。“下面玩意,你嫂子已经和好了面,大锅子骨头汤烧起来咱们就下面,大伙先吃点,垫垫肚子。”
来着帮忙,村子老人,孩子,凑热闹的城里人,别说,还不少,刘浩和张雪清等人,全来了,听说七娃小定见对象,这帮子家伙这几天憋的很,一个个嚷嚷全来了。
热闹,见着人在七娃家小院子,这些东西都要运过去。“汤都弄好了,装桶子一并运过去。”二爷边盛汤,边说道。
“好香,多几年没闻到这味道了。”李魁,摸了根大骨头,啃起来,好吃。“达,给俺一根。”铁蛋,凑近,腆着脸要大骨头啃。
“去,小娃子别凑近,烫着皮子,嗷嗷叫。”说话,李魁拍了一下儿子,不忘给儿子,闺女塞根大骨头。“去去,一边玩去。”
铁蛋拉着妹妹,嘿嘿笑跑院子外找嘟嘟几个耍闹。院子外一群小娃子,捉草虫子,打窝窝,跳小个子,追闹,刘浩等人加入进去,好些都不会玩。
嘟嘟学会游戏当起了小老师,别提多嘚瑟了。院子里,李汉提着大桶子,装着满满的牛骨汤,这可是熬煮了二天二爷。
一大盆子酸菜,三天火候功夫,好油料,碎冰糖,炖的半透明,不那么酸,甜而不腻,牛筋和牛肉炖的烂货,香味扑鼻,端着摆到牛车上,老牛拉着车子,慢悠悠的,香味引来一群小娃子追着。一路飘香,娃子们,嗷嗷叫着。
七娃院子,五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