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虫豸何其多与污大同之志(1 / 3)

,虫豸何其多与污大同之志

这名文吏自然不可能把锅甩到郡里去,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他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了,毕竟天子还在会稽郡视察。

“回去之后,本官会针对这事尽快调查处理。保证明天就让曹富的农户弄到劳工证,曹富在会稽郡差事不会受到影响。”

文吏曹本以为这事情应该就这样过去了,却没有想到,现场的一个贤者举手表示要发言。

主持人请贤者发言。

贤者站起来淡然道:“令史曹这一番话让老朽感触颇深,保证明天就可以办下劳工证。既然一天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拖一个月?办劳工证的本就是比较穷的百姓了,你让他们在会稽郡拖一个月,他们怎么拖得起?”

这个时候徐爱民皱着眉头道:“我大汉有劳工证这种东西吗?朕怎么不清楚?”

刘长更加不清楚了,他道:“臣派人打听一下。”

没多久打探消息的人就回来,刘长对徐爱民解释道:“最开始会稽郡是没有劳工证这样东西的,但这两年大汉工匠收入越来越高和南洋,南中地区已经拉开了好几倍的差距了,而会稽郡是我大汉最富裕的郡,俸禄的差距据说有十几倍。”

“于是当地的百姓想尽各种办法,甚至偷渡到海船当中,来会稽郡打工赚钱,据说光南洋来到会稽郡就超过了20多万人,这些人影响大汉本土百姓就业不说,还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的治安,那些诸侯也担心百姓流失的速度太快。

所以就有了劳工证,每年会稽郡会给南洋,南中各大诸侯一定的劳工名额,而没有劳工证的则会被遣散回去,大汉本土的农夫则相对好一些,他们不会受到名额的限制。”

徐爱民眉头紧皱,这种事情长安城也有,而长安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四周的郡县变成长安的卫星城市,然后用铁路连接起来,建设了一个容纳七八百万人的城市群,这有效地减少了外来人口涌入长安的情况,所以即便到今天,长安城的人口也控制在两百多万左右。

会稽郡想到的方法就是限制外来的人口,为此还弄出劳工证这种东西,徐爱民也不好判断这东西是好是坏。

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已经成为了大汉最重要的政务之一了。

工业化开启之后,城市开始成为生产的中心,甚至其生产要素超过了农村,加上城市繁荣热闹,工作机会多,俸禄也高,人口自然不可避免向城市集中。

但这又带来了人口过多带来的管理压力,现在大汉人口百万级的城市就有长安,吴县,陈县,临淄,洛阳,成都,管理如此多的人口,并且把他们组织起来生产,同时还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为这庞大的人口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后勤保障,这已经成为了汉吏们新的课题,现在大汉已经有不少两千石的县令了。

而这其中会稽郡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其他地区最多面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情况。

而会稽郡享受到了大航海的红利,现在也开始遭受到大航海时代的冲击了。

会稽是整个大汉外来人口最多的一个郡,有十几万人,可以说全球各个国家,各种种族,各个职业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冒险家,金融家,航海家,黑的,白的,灰的都以会稽郡为起点,赚取财富。

同时还有一批底层的南洋,南中百姓偷渡到大汉本土来,毕竟大汉的俸禄比他们家乡高太多了,各种福利保障设施也比他们家乡的要。

在大汉这里做一个月的差事,抵得上他们家乡一两年,这样天差地别的俸禄待遇,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最开始会稽郡的汉吏对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来到会稽郡的人都是大汉麾下诸侯的百姓,在身份上也算是汉人。

而且这些人会说汉话,大部分都看得懂汉字,少数的甚至比较有文化,大汉日常的报纸,诸子百家的典籍,这些人也可以看得懂,看到这些土著能熟读经典,大汉的百姓都比较欣慰,觉得这也是他们大汉教化之功了。

要是没有大汉的教化,这些土人还生活在原始森林当中,过着如毛饮血的生活,哪像现在能沐浴在文明的灯火之下。

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来到大汉的南洋土著,南中土著从事的都是一些通下水道,挖矿,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在酒店洗碗,刷盘子等一些大汉百姓都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引进这些低端的服务人员对会稽郡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但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这些土著来了之后不打算回去也就算了,他们还想办法把自己父母兄弟带到大汉来,这也没什么富贵的,照顾家人也是应该的。

但三姑六婆,甚至一个部落的人也带进来,没几年时间,会稽郡汉吏就发现,南洋土著和南中土著大规模涌入会稽郡,甚至连天竺的三哥都过来凑热闹。

这还了得,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还有诸侯们的压力,会稽郡只能弄出劳工证这样的东西,限制每个诸侯国来会稽郡打工的人口,并且打工一定年限之后这些土著要返回诸侯国,同时对于偷渡过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iedie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