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穆图被封为燕王,他的封地在漠南东部,那里曾经是整个漠南胡族最为富饶的地方,仆射可汗的王庭就在这里。
呼和巴日兄弟六人,分为两帮,老六图蒙与老三恩赫巴拉关系亲近,老大呼和巴日、老四赫德穆图、老五葛根则是结为一派,老二查干则是中立,但是在政治态度上,则是支持与拥护老大呼和巴日。
阿日斯兰一生征战,统一了整个漠北草原,拥有广袤的土地,以及大小上百个部落,其中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漠北东部的库尔德拉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齐王封地硕城,另外一个就是奈蛮部。
库尔德拉是阿日斯兰的老家,奈蛮部则是他的本族部落,正是因为库尔德拉的富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奈蛮部逐步壮大,并在阿日斯兰父亲那一辈,再一次统一了整个漠蒙草原。
所以说,阿日斯兰作为漠北草原的统治者,拥有众多财富,但是其中的核心,则是库尔德拉以及本族奈蛮部。
奈蛮部是整个漠蒙草原最大的一个部落,人口超过百万。
阿日斯兰晚年,进行了分家,他的正妻可敦所生的六个儿子,瓜分了大部分家业,其中长子呼和巴日继承了自己的政治领袖与可汗之位,图蒙则是按照胡人,幼子守家的旧俗传统,分到了父亲的核心财富,也就是整个库尔德拉地区,当然也包括生活在这里的奈蛮部。
当时归属于可汗阿日斯兰,心腹嫡系部落,一共有二十三个,总兵力二十五万八千,其中仅奈蛮部就占据了十八万六千,可以这么说,图蒙继承了库尔德拉以及奈蛮部,也就是等于继承了,超过阿日斯兰手中一半的军事力量与财富。
呼和巴日建立辽朝之后,图蒙是第一个被封王的,并且给了他左丞相之职,许以朝政大权,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拉拢与安抚,也是一种不自信与畏惧的表现,当然,这种局面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呼和巴日在稳定了政局与皇位之后,一定会有所行动。
随着枢密院的建立,图蒙的丞相权利,被消减了许多。
对于这种局势的发展,图蒙并没有过多阻拦,因为他无心皇位,对于执政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图蒙真正的兴趣与野心,其实是在军事方面。
其实图蒙待在宁京,不仅他本人不舒服,很别扭,呼和巴日也是如此。
图蒙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因此他的个人安全,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当时而言,图蒙与呼和巴日之间,互相猜忌与提防,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图蒙到宁京做事,肯定不会是一个人前往,而是足足带了五万军队。
图蒙在宁京待了一年的时间,这五万大军就在城外驻扎了一年,此等情景,你就说呼和巴日舒服不舒服,别扭不别扭吧。
兄弟两人都别扭。
所以在枢密院成立没过多久,图蒙主动请求辞去左丞相,回返自己的封地,呼和巴日只是假惺惺的挽留了一番,便是立即同意了图蒙的要求。
图蒙以及城外的五万大军这么一走,兄弟两人都是放松了下来,呼和巴日舒舒服服做他的皇帝,图蒙则是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搞自己的事业,兄弟两人各安一方,说来也奇怪,这么几年下来,图蒙与呼和巴日之间的关系,反而有了极大的缓和,并且重新建立了一定的信任。
呼和巴日目前掌握的,心腹嫡系军事力量,大约在二十万左右,大多数集中在宁京四周,拱卫辽朝国都的安全,主要将领有五个人,赫德穆图的十万人,查干的三万人,豪泧的两万人,乌兰哈图的两万人,以及汉人将领朱颉的三万禁卫军。
胡族虽然得到统一,建国称帝,国力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但并不代表,辽国就没有困难,当然有,而且还不少。
西北的仇白族,实力虽然远逊辽国,但战斗力强悍,可战之兵,将近十万,一直是胡族的心腹大患,这几年,呼和巴日几度调兵前去征伐,虽然多有胜利,但始终无法消灭仇白族的主力,辽国的军队一撤退,仇白族便是立即反扑,忽集忽散,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频频进犯辽国西北,搞得呼和巴日非常头疼。
说到底,还是因为忌惮图蒙,以及虽然征服了漠南胡族,但南部众多部落,有很多并不服辽国,暴乱与反叛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呼和巴日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军队,在宁京以及漠蒙的北部与南部地区,因此,呼和巴日无法集中大规模的军队,一次性解决仇白族的问题。
呼和巴日这次离开宁京,巡视东部地区,四处转了转,看了看,但在库尔德拉停留的时间最久,这其实是有些冒险的,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在给图蒙发出一个信号,一个信任与亲近的信号,其真正目地,呼和巴日是准备说服图蒙,率领本部兵马,征伐仇白族,消灭这个心头大患。
呼和巴日已经透露出来这个意思,图蒙没有马上答应,但也没有拒绝,不过从他敢于前来宁京,可以看的出来,他是有可能答应呼和巴日。
赫德穆图的王府很豪阔,这是呼和巴日建好了之后,送给他的。
事实上,呼和巴日对自己的